
北京地區超市消防維保合規與降低罰款風險指南
一、核心法規依據與合規框架
《北京市消防條例》(2025年修訂版)
檢測頻次:建筑消防設施需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檢測,檢測記錄存檔備查;委托第三方維護的,需簽訂合同并明確服務質量標準。
重點單位要求:超市若屬于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場所,需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,建立消防檔案,實行每日防火巡查,每半年組織一次綜合演練。
電動自行車管理:禁止在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停放或充電,違者對單位處5000元至5萬元罰款,個人處警告或500元以下罰款。
智慧消防系統:高層建筑、大型商業綜合體需安裝火災自動報警、電氣火災監控系統,并與消防救援機構聯網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》及**標準
設施配置:超市需按**標準配置消火栓、滅火器、應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標志等,且不得遮擋或挪用。
通道暢通:疏散通道寬度≥1.4米,安全出口禁止鎖閉,促銷堆頭不得占用通道。
電氣安全:嚴禁私接電線,收銀臺、冷庫等區域需單獨設置漏電保護器。
二、消防維保關鍵操作規范
日常檢查與維護
消火栓系統實際開栓放水,測試水流壓力。
排煙風機、正壓送風機啟動測試,檢查皮帶松緊度。
氣體滅火系統氣瓶壓力檢測,確保連接氣管無松脫。
測試煙感、溫感探測器靈敏度,確保控制面板無故障報警。
檢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泵啟動壓力、噴頭是否堵塞,清洗水箱防止水垢沉積。
抽查手動報警按鈕、防火卷簾門聯動功能。
每日巡查:檢查消火栓閥門是否銹蝕、滅火器壓力指針是否在綠區、應急照明燈能否持續供電≥30分鐘。
每月檢測:
每季度深度檢查:
專業維保合作
資質要求:委托具備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,從業人員需持證上崗。
合同管理:明確維保范圍、周期、響應時間及雙方責任,避免口頭約定。
檔案記錄:整理維保記錄、年度檢測報告、消防部門檢查文書等,存檔備查。
重點區域與設備管理
易燃物存放:高度白酒、發膠等商品需專柜存放,與照明設備保持≥50cm距離。
用電安全:禁止私接電源插座、亂拉臨時電線,所有臨時電線需記錄并在限期內改裝。
智能監控:安裝AI攝像頭識別通道占用行為,實時推送整改通知至責任人手機。
三、降低罰款風險的實操策略
利用柔性執法政策
輕微不罰:首次發現埋壓消火栓不超過1處、消防設施損壞能立即改正且不影響功能的,可免予處罰。
首違不罰:初次占用疏散通道但能立即改正,且未影響人員疏散的,不予處罰。
從輕處罰:過失引起火災但立即報警、組織撲救且未造成人員傷亡的,在法定幅度內從輕處罰。
建立動態隱患整改機制
分區責任制:將超市劃分為若干網格,每個區域指定責任人每日巡查,使用消防維保管理系統自動生成電子臺賬。
智能消火栓監測:安裝壓力傳感器和NB-IoT模塊,水壓低于0.1MPa時自動報警,維保人員10分鐘內到場處理。
應急演練:每季度開展全員消防演練,模擬煙霧環境下顧客疏散流程,重點考核新員工滅火器使用、報警流程。
合規可視化與迎檢準備
電子看板:在消防控制室安裝電子看板,實時顯示各區域消防狀態,支持掃碼查看設備維保記錄。
迎檢資料包:提前準備消防設施檢測報告、演練記錄、員工培訓檔案等,確保資料完整、數據真實。
信用管理:關注單位消防安全信用信息,避免被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聯合懲戒名單。
四、案例警示與風險規避
案例1:某超市因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機構未公示技術服務信息,被責令改正并罰款2000元。規避:委托維保單位時,要求其在建筑醒目位置公示消防技術服務信息。
案例2:某超市因電動自行車在安全出口充電引發火災,被處以5萬元罰款。規避:劃定電動自行車專用充電區域,安裝智能充電樁并配備滅火器材。
案例3:某超市因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擅離職守,被處以1萬元罰款。規避:執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,使用人臉識別系統監控值班人員到崗情況。
?咨詢郵箱:
?消防熱線:


